表现英勇,多次击退外敌入侵,维护了东吴边境的安宁。吕琮,曾任荡寇中郎将,在平定东吴内部山贼叛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,他继承了吕蒙的军事才能与忠诚品质,为东吴的稳定贡献力量。吕睦,官至濡须督,肩负着守卫东吴重要关隘的重任,他在任期间,加强了濡须口的防御工事建设,训练士兵,使濡须口成为东吴坚不可摧的防线之一。吕蒙的第三代子孙中,吕据在东吴后期的政治与军事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,他官至骠骑将军,在东吴与曹魏的多次战役中冲锋陷阵,试图挽救东吴在后期逐渐衰落的局势。吕岱,虽名气不及吕据,但在东吴的地方治理与军事后勤保障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,他协助地方官员发展生产,确保军队的粮草供应,为东吴的持久作战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吕蒙能够进入武庙,是对他军事成就的一种历史认可。唐朝上元元年(公元 760 年 6 月 22 日),礼部尚书李岘上奏,奏书称吕蒙在东吴时期,历经赤壁、南郡等诸多重大战役,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,其战略眼光与战术运用对东吴的稳定与扩张起到了关键作用,应入武庙享祭,以彰其功。唐代宗李豫准奏,吕蒙得以进入武庙。
在文学作品中,吕蒙也多有被提及。《三国演义》这部古典名著对吕蒙的描写较为详细,将他在赤壁之战、南郡之战以及荆州之战中的表现生动地展现出来,虽对他 “白衣渡江” 一事有所批判,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他在三国历史中的重要性。元末明初罗贯中的这部作品,以宏大的叙事手法,将吕蒙刻画成一个复杂多面的人物形象,让读者对他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手腕有了深刻的认识。《三国志平话》则以更为通俗的方式讲述了吕蒙的故事,在民间流传甚广,使吕蒙的事迹为更多普通百姓所知晓。这部作品着重描写了他的英勇作战场景,如在赤壁之战中的冲锋陷阵,让读者感受到他在战场上的勇猛无畏。
诗词歌赋中也有引用吕蒙的作品。宋代苏轼的《念奴娇・赤壁怀古》“遥想公瑾当年,小乔初嫁了,雄姿英发。羽扇纶巾,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