占据黑虎岭后,统计山寨中青壮约有四百多人。李昭将他们全部打散,并入自家部众。并提拔雍王府家兵为小统领,加强对军队的控制。让刘轩、周文他们负责训练青壮。天亮后,李昭仔细查看黑虎岭。黑虎岭比他想象的要大,山寨中起码可容纳五千多人。而山寨内还有不少粮食,够目前所有人吃两个月。心中不由长舒一口气,终于有一个容身之处,也不知回长安的雍王怎么样了。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雍王李齐逼宫失败,逃出长安,仅三天时间就被逮了回来。李昭之前猜的没错,逼宫这样的大罪,肯定会受到朝廷严惩。大部分作乱之人,皆被斩杀,长安城一时血流成河。尤其是雍王府的家兵或亲信,直接被吊死在城墙上,尸体暴晒在烈日之下,用来威慑心怀不轨之人。不少人在死前,深深后悔返回长安城。早知当初追随李昭,哪怕做野人,也比没命强。可惜,这世上没有后悔药。南宫音和刘莹莹两女,持有李昭的休书,未被杀。允许她们各自返回南宫家和刘家,但未经皇命,终身不得出自家府邸。李昭几个兄弟姐妹,全被贬为平民,终身幽禁在宗府。估计这辈子,很难再看到太阳。白氏受了刺激,很快撒手人寰。今日是大早朝,李齐一脸的颓废,低着头,跪在大殿上,再也没有往日的气宇轩昂。百官站在两侧,大魏天成帝李昆坐在皇位上,冷冷看着下面的李齐。“为何要造反?”李昆沉声道。百官心想,这不是废话嘛,当然是想做皇帝。李齐心里也是这么想的,但他怎敢这么讲,诺诺道:“儿臣糊涂,受昭儿所惑。”李昆怒道:“可笑,你身为人父,竟将罪责推到自己儿子身上,难不成他才是雍王,你不知羞耻吗?”李齐深深低着头,不敢言语。“李昭人呢?怎么没看见他。”其实独孤凌早已上报李昭之事,详细了解后,没有惩罚独孤凌。李昆也没想过,李昭竟敢逃进大山里。“昭儿说,如果回长安,即使不被杀,也会被幽禁到死。他宁肯做山大王,也不回长安做阶下囚。”李齐道。本以为听了这话会生气,李昆却是轻笑道:“昭儿这话,倒也没说错。”然后又对李齐道:“你真是没出息,身为李氏皇族,若败了,能逃则逃;如逃不掉,则应自刎谢罪,竟然就这么灰溜溜回来了。”李昆一脸的鄙夷,眼神中隐隐有些失望。李齐满脸的惭愧,又往下低了低头。百官听闻李昆此言,表情异样。有人觉得,这话貌似还有些道理。太子李佑,三皇子赵王李武,四皇子晋王李宣皆是面无表情,静静的站着。“你们几个都说说吧,该如何惩治他。”李昆指着几个皇子说道。太子李佑第一个站了出来,行礼道:“启禀父皇,大哥既已认罪,当从轻处置。”“具体如何从轻处置呢?”“幽禁府内即可。”太子李佑这个提议,并不算严厉。对他来讲,如今李齐已没有任何威胁,没必要赶尽杀绝。更何况,如提议杀了李齐,保不准百官和李昆心里会怎么想。赵王李武和晋王李宣相继出列,表示认同太子的提议。李昆思考片刻,道:“将李齐贬为平民,圈进在宗府。”他最终没有杀李齐,这是他的长子,他曾经对李齐给予厚望。李昆心中明白,李齐走到今天这样的地步,多少和他有些关系。李昆道:“都退下吧,太子留下。”待百官和其他皇子退出大殿后,李昆道:“这样的处置,你心里是否满意。”李佑立刻跪下道:“父皇用心良苦,儿臣铭记在心。”“你可知,朕为何不把太子之位给李齐?”“儿臣不知。”“原因很简单,李齐扛不起大魏的天,甚至没有他儿子李昭有骨气。李齐处事鲁莽,一遇挫折,容易丧失斗志。若他日后真继承了皇位,大魏危矣。”李佑低头不语。李昆继续道:“站起来,你告诉朕,当今天下,是一个什么样的天下。”李佑缓缓起身,心中思量,李昆为何问这样问题,天下是何情形?这不显而易见嘛。李佑心中清楚,他的回答非常重要,甚至直接影响他的太子之位。于是毅然道:“大魏内部,关东各个节度使狼子野心,早有反意。然,顾忌关中铁骑,不敢轻举妄动。草原杂胡,屡屡进犯河北。而在南方,齐国从未放弃北伐。”“你说的不错,大魏四面皆敌。所以我不敢将江山交到李齐手上。很多事情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”李昆又道:“比方草原杂胡进犯河北,而将他们驱离的,并不是朝廷的兵马。幽州节度使多次击败草原部落。若朝廷收复了幽州,就要面对这些蛮夷。而朝廷虽有能力击败杂胡,自身实力却会受损。一旦朝廷禁军实力受损,又如何威慑那些野心勃勃的节度使。”“父皇英明,儿不及也。”李佑恭敬道。“朕刚继位时,外部更加恶劣。现如今已收复了河东和洛阳等地。不管是朕,还是将来的你,要做的是,慢慢积攒国力,逐渐蚕食关东。若拿下荆襄或淮南,则可寻机攻打齐国,然后一统天下。”李昆曾经想过攻打汉中,但汉中地势实在险峻,且魏国骑兵不擅长山地作战。齐国只需扼守险要关口,待魏国粮草耗尽,自会退兵。最近一百年来,这招屡试不爽。“请父皇放心,儿臣绝不会让父皇失望。”“李齐这件事,就这样吧。该杀的也杀了,该关的也关了。至于李昭,只要他不回长安,不投奔齐国,是生是死,随他去吧。”“儿臣遵命。”“你下去吧。”李昆挥挥手。“是!”李佑离开后,李昆突然道:“那人还没传来消息吗。”身边一老太监道:“是的,自从逃出长安,此人尚未传来任何讯息。”回话之人,宫中常称之“赵公公”,赵公公自李昆登基后,一直尽心服侍李昆。当年李昆铲除宦官时,赵公公仍誓死效忠李昆,帮了不少的忙,属于李昆心腹之人。李昆表情疑惑,道:“不应该啊,难不成他被发现了。”赵公公默然不语,他也不知该如何回答。